比较凝血相关疾病药物治疗特点

在临床上,预防或治疗血栓形成及出血性疾病的西药主要可分为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促凝(止血)药物三大类。抗凝药物通过干扰凝血级联反应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或聚集防止动脉血栓;促凝药物(止血药)则加速凝血或抑制纤溶,主要用于止血或纠正凝血障碍。以下内容按照药物类别进行结构化汇总,包括代表药物、作用机制和主要适应症。

1. 抗凝药物

抗凝药通过抑制凝血级联中的关键酶或因子,延长凝血时间、阻止血栓形成。常见类别和代表药物如下表所示:

类别 代表药物 作用机制 适应症
维生素K拮抗剂 华法林 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VKORC1),阻断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γ-羧化 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预防和治疗;房颤卒中预防;人工瓣膜抗凝等
肝素类 普通肝素 (UFH);低分子肝素 (LMWH,如依诺肝素) 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并活化它,从而抑制凝血酶(Ⅱa)和Xa因子 DVT/PE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外科体外循环中抗凝;肾透析、血液透析时抗凝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达比加群酯 可逆结合并抑制凝血酶(Ⅱa),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VT/PE防治;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预防(中国获准用于房颤卒中预防、DVT/PE防治)
因子Xa抑制剂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 特异性抑制凝血因子Xa活性 DVT/PE防治;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等

上述药物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可归纳为: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通过减少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生成发挥抗凝作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活性抑制Ⅱa和Xa;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中,达比加群直接抑制Ⅱa因子,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抑制Xa因子。抗凝药广泛用于静脉血栓(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动脉血栓(如房颤卒中、瓣膜置换后栓塞)的预防和治疗。

2. 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或聚集来阻止动脉血栓形成,主要用于冠心病、脑卒中和血管支架术后的血栓预防。常见分类和机制见下表:

类别 代表药物 作用机制 适应症
COX-1抑制剂 阿司匹林 (低剂量) 不可逆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化酶-1(COX-1),减少血栓素A₂ (TXA₂) 生成 缺血性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支架术后辅助治疗
ADP(P2Y₁₂)受体拮抗剂 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 抑制血小板ADP P2Y₁₂受体(氯吡格雷/普拉格雷不可逆,替格瑞洛可逆),阻断ADP介导的聚集 冠心病急性期(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梗);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支架置入后抗血栓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双嘧达莫、西洛他唑 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 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扩张血管 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常与阿司匹林合用);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网织足)缓解
血小板GP IIb/IIIa拮抗剂 替罗非班、阿曲库铂等 可逆性阻断血小板IIb/IIIa受体,抑制纤维蛋白原介导的血小板聚集 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预防血栓形成

例如,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TXA₂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经体内代谢后其活性代谢物不可逆抑制血小板P2Y₁₂受体,而替格瑞洛为可逆P2Y₁₂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双嘧达莫可使血小板内cAMP浓度升高,从而抑制聚集。这些药物广泛用于心肌梗死、卒中及血管支架等动脉栓塞事件的预防和治疗。

3. 促凝(止血)药物

促凝药(止血药)能加速凝血或减弱纤溶作用,用于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促进凝血因子合成/活性的药物、抗纤溶药和凝血因子制剂。主要代表药物及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列于下表:

类别 代表药物 作用机制 适应症
维生素K (合成类药) 维生素K₁(植物甲萘醌)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华法林过量或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新生儿出血;低凝血酶原血症
抗纤溶药 氨甲环酸、氨基己酸 与纤溶酶原结合位点竞争,阻止其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纤溶 外科手术或创伤引起的纤溶亢进性出血;妇科大出血;血友病出血的辅助止血
凝血因子制剂 因子VIII/IX浓缩剂、凝血酶原复合物 (PCC)、新鲜冰冻血浆 (FFP)等 直接补充缺失或不足的凝血因子,恢复凝血功能 血友病A/B出血控制;严重肝病DIC导致凝血因子耗竭的出血;紧急逆转华法林抗凝(PCC/FFP)
其他止血药 去氨加压素(DDAVP)、鱼精蛋白等 DDAVP促进内皮释放vWF/因子VIII;鱼精蛋白中和过量肝素的抗凝作用 轻度血友病A或von Willebrand病;肝素过量出血

如维生素K₁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需,在华法林抗凝过量时可加速凝血因子的恢复。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通过阻断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的结合抑制纤溶作用,实现止血。凝血因子制剂(如VIII或IX因子浓缩物)可直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常用于血友病患者的出血控制。新鲜冰冻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则含有多种凝血因子,用于严重出血或抗凝逆转。此外,去氨加压素(DDAVP)可释放储存的vWF和VIII因子,用于少量凝血因子缺乏时助止血;鱼精蛋白(Protamine)可中和过量肝素的抗凝作用,用于肝素引起的出血。

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3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03/03/2025 23: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