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研究发现:环境烟草烟雾中的萘代谢物是视网膜衰老的关键推手,戒烟可显著逆转损伤

2025年6月25日 国际衰老研究权威期刊《Aging Cell》最新发表同济大学眼科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Naphthalene Metabolites From Long-Term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Induce the Aging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首次阐明环境烟草烟雾(ETS)中萘代谢物通过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衰老,驱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发展的分子机制,并证实戒烟可有效阻断该病理进程。该研究为全球近2亿AMD患者提供了精准防治靶点,也为公共卫生控烟策略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突破性研究发现:环境烟草烟雾中的萘代谢物是视网膜衰老的关键推手,戒烟可显著逆转损伤

烟雾中的隐形杀手:锁定视网膜损伤元凶

AMD作为全球55岁以上人群不可逆视力丧失的首要病因,其发生与吸烟存在明确流行病学关联(风险提高2-4倍),但具体机制长期未明。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大鼠香烟暴露模型(图1A),发现:

  • 功能性损伤:持续暴露4个月后,大鼠视网膜电生理信号(a/b波振幅)显著下降40%(图1B-D),提示感光功能受损
  • 细胞衰老标志:暴露组RPE层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阳性率激增5倍,DNA损伤标记γH2AX及衰老蛋白P16/P21表达同步上调(图1E-I)
  • 炎症风暴:关键衰老分泌表型(SASP)因子IL-6、IL-1β等升高3-8倍,通过NF-κB通路放大炎症(图1J-O)

创新性发现在于锁定烟雾中的多环芳烃——萘(Naphthalene) 及其代谢物 1,2-二羟基萘(1,2-DHN)  1,2-萘醌(1,2-NQ) 为核心致病物质(图3A-B)。实验证实:
▶ 10μM 1,2-NQ处理24小时即可使RPE细胞存活率降低40%(图3C-D)
▶ 1,2-NQ诱导的SA-β-Gal阳性率(80%)与长期烟雾暴露血浆效果相当(图3E-G)
▶ 代谢物通过抑制AMPK/SIRT3信号轴,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ATP下降65%)和DNA损伤(图5),最终激活p53依赖的细胞周期G2/M期阻滞(图4)

曙光显现:戒烟逆转RPE衰老进程

研究最具临床价值的部分在于揭示戒烟的明确保护效应

  • 毒性物质清除:停止暴露2个月后,血浆及眼内1,2-DHN/1,2-NQ浓度下降50-70%(图6B)
  • 衰老表型逆转:短期(1月)暴露后戒烟,RPE衰老标志物恢复至近正常水平;即使长期(2月)暴露者,戒烟4个月后SA-β-Gal阳性率下降55%(图6C-F)
  • 机制修复:戒烟组AMPK/SIRT3信号通路活性恢复,线粒体膜电位及ATP合成显著改善(图7)

“这解释了流行病学中‘戒烟者AMD风险随时间递减’的现象,”论文强调,”关键在于及时阻断萘代谢物的持续累积。”

公共卫生启示:从机制到实践

本研究为临床干预提供新思路:

  1. 精准筛查:监测尿液中萘代谢物2-萘酚可作为AMD风险预警指标
  2. 靶向防护:开发特异性吸附萘的滤嘴或眼部抗氧化剂
  3. 强化干预:将戒烟咨询纳入AMD标准诊疗流程
    “每个吸烟者的视网膜都在承受萘的慢性毒害,但我们的数据证明,任何时候戒烟都能为眼睛按下‘衰老暂停键’。”

团队正进一步开发基于代谢物检测的AMD风险预警系统,推动精准眼健康管理。


延伸阅读
论文链接 | 环境烟草烟雾(ETS)含7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93种为明确致癌物。AMD现影响全球1.96亿人,预计2040年患者数将达2.88亿。

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3827.html

(0)
打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上一篇 07/24/2025 23:32
下一篇 08/14/2025 18:15

相关推荐

  • 比较凝血相关疾病药物治疗特点

    在临床上,预防或治疗血栓形成及出血性疾病的西药主要可分为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促凝(止血)药物三大类。抗凝药物通过干扰凝血级联反应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或聚集防止动脉血栓;促凝药物(止血药)则加速凝血或抑制纤溶,主要…

    5天前
    56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

    科普 10/24/2025
    88
  • 帕金森:人胚干细胞衍生多巴胺前体细胞移植临床试验初显疗效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核心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多巴胺神经元的逐渐丧失。这种特异性神经元缺失导致纹状体多巴胺…

    10/23/2025
    94
  • 2025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解析:自体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发现

    2025年10月6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Mary E. Brunkow(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Seattle, USA),Fred Ramsdell(Sonoma Biotherapeutics,Sa…

    10/06/2025
    270
  • 赖氨酸乳酰转移酶和乳酰化的细胞生物学作用

    乳酸不再是代谢废物,而是能量来源、信号分子和免疫调节因子。乳酸浓度升高常与癌症、炎症和自身免疫病有关。赖氨酸乳酰化(lysine lactylation)这一新兴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癌症、免疫应答、代谢调控等生理病理过…

    05/23/2025
    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