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囊泡主要分为三类:凋亡小体、微囊泡和外泌体。这些 EV 亚型可根据其大小和生物发生的性质进行区分,但存在一些重叠,最终导致命名上的一些混淆。鉴于上述每种 EV 亚群都缺乏特异性标记,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 (ISEV) 建议使用通用术语“EV”来表示从细胞中释放的囊泡,并根据大小进行一些分类。
凋亡小体是细胞外囊泡中最大的一种(约 500-4000 纳米),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结果。细胞凋亡会经历多个阶段,最终导致细胞内容物被包裹在独特的膜结合囊泡中,这些囊泡被称为凋亡小体,因此凋亡小体的特征通常是管腔内存在细胞器和/或细胞核内容物。虽然通常与细胞外囊泡不相关,但溶酶体囊泡分泌和/或分泌性自噬等非常规分泌过程可能会在各种条件下将大量细胞质底物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可能通过与其他 EV 类似但不同的机制。
微泡 (MV) 也称为外泌体、微粒或脱落囊泡,其大小约为 100-1,000 纳米,直接由质膜向外出芽形成。MV 与凋亡小体的区别不仅在于大小,还在于其形成、内容和膜特异性抗原,因为它们源自质膜。鉴于尺寸上的重叠,质膜直接向外出芽和裂变(不同于 MV 形成)传统上是 MV 与外泌体的主要区别因素,但有证据表明 ELV 也可以通过出芽释放。
外泌体是最小的囊泡,大小约为 40-120 纳米,其过程复杂,包括内体的内出芽。在网织红细胞成熟过程中,小的 EV 会释放到细胞外空间。囊泡分泌的过程被认为类似于逆向内吞作用,因此人们鉴定出这些挤出的小囊泡,并将其命名为“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EV),包括微囊泡(MV)和外泌体或外泌体样囊泡(ELV)。
细胞在运动时释放的细胞外囊泡示意图。
凋亡小体(∼>500 纳米)、微囊泡(∼100-1,000 纳米)和外泌体(∼40-120 纳米)。(A)外泌体形成。早期内体由质膜(PM)向内出芽形成,然后成熟为包含多个腔内囊泡 (ILV) 的晚期内体。由于存在 ILV,晚期内体也可称为多囊泡体 (MVB)。 MVB 存在于不同的亚群中 既可以与溶酶体融合降解,也可以与 PM 融合将 ILV 释放到细胞外空间作为外泌体。MVB 以依赖或不依赖运输所需的内体分选复合物 (ESCRT) 的方式发育,其中涉及四跨膜蛋白或神经酰胺。Rab GTPases (RAB) 和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 (SNARE) 也可能调节外泌体的货物分选和运输。(B)受体细胞中的外泌体摄取。释放后,外泌体可通过直接结合到质膜或被吞噬而被受体细胞吸收。外泌体和 EVs 的吸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内吞作用 (通过吞噬作用、微胞饮作用、网格蛋白、洞穴蛋白和/或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或直接融合到受体细胞的质膜。结合后,来自供体细胞外泌体的货物被释放。(C)通过 SEC 从人无血小板血浆中分离的外泌体样囊泡 (ELV),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视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