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常见疾病(二)

感冒感冒是一种急性传染性鼻炎,俗称“伤风”。是由各种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传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畅通等,容易诱发感染。感冒发作后继发细菌感染。感冒起病时鼻内有干燥感及痒感、打喷嚏、全身不适或有低热,以后渐有鼻塞、嗅觉减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大量清水样或脓性分泌物等。若无并发症,病程约为7~10天。

治疗:对感冒应以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为主。可大量饮水、通大便、热水洗脚,饮食应清淡,注意休息。初起时可用发汗法,如有并发细菌感染可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预防:增强抗病力及定期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感冒。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也能引起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以流鼻涕、发热、Hcd1a02;咳嗽H、咳痰为主要症状,并有咽声音嘶哑、喉痛、轻微胸骨后摩擦痛。初期痰少,呈粘性,以后变为脓性。烟尘和冷空气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特别是早晚咳嗽加重。如果继发感染则发热、怕冷、咳脓痰。

预防:①搞好个人卫生,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

②改善居住条件,做好防尘、防烟、防寒等工作。

③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耐寒能力。

护理:①病人居室应保持温暖,空气清新。

②多饮开水,每天不得少于3000毫升。

③发烧时应卧床休息,待退热后逐渐活动,以促进恢复。

④发热时,吃易消化、清淡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的痉挛、狭窄。支气管哮喘可大致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哮喘的发作有明显过敏史,或与季节有关。内源性哮喘发作多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支气管哮喘呈阵发性呼吸困难,起病突然。某些病人发病前有鼻和眼睑发痒、Hcd1a02;咳嗽H、喷嚏、流涕等粘膜过敏先兆。继之出现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Hcd1a04;呼吸因难H,咳喇多痰或干咳,病人往往被迫取坐位,严重时出现紫绀。

诊断:发作期,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大于3%。有呼吸道感染时血液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都增加。呼吸功能检查时,在急性发作期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Hcd1ca13;X线检查H一般无异常,发作期由于肺脏充气过度,可见透明度增高。

治疗:支气管哮喘病人以药物治疗为主。急性发作期,应当用西药控制发作,缓解期,可以用中药为主。

预防:支气管哮喘的预防,要注意气候、环境的影响。在秋冬季节,做好防寒保暖,免受冷空气的侵袭。居住环境空气要新鲜,病人要避免炒菜的油味和辣味等刺激,减少烟雾吸入。要坚决戒烟,并避免接触灰尘、花粉、油漆等过敏源。患者平素要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情志刺激,防止过度疲劳。要积极治疗慢性疾病。伴发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者,应当抓紧治疗,注意防治呼吸道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可以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进食药粥,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作用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反复Hcd1a03;咯血H.支气管的感染和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

诊断:X线检查早期轻症患者无异常发现,后期可见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透亮阴影,呈环状,或为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有感染时在阴影内出现液平面。痰涂片或培养在急性感染时可发现上呼吸道和口咽部的常存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发现出血部位及支气管阻塞的原因,对病因诊断及定位诊断都有帮助。支气管造影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确定病变部位及范围,为手术提供参考。

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应重视祛除病因。积极治疗支气管──肺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减少继发感染。一般可以采取自我治疗的方法,如体育、气功、饮食、按摩,并配合中西药物服用。如果出现大量咯血,或并发急性肺部细菌感染,则应去医院就诊。

预防:积极防治急慢性呼吸系统感染,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若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结核等病症,平时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季节变化,适当增减衣被,寒温得当,练习气功可以增强呼吸道防御功能和免疫功能,可选强壮功、内养功等功法。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如橘子、梨子、枇杷等,忌食肥腻及过于甘甜之物,也不宜过咸。禁食一切辛辣刺激的物品如韭菜、辣椒、大蒜、葱等;忌食海腥发物,如虾、螃蟹、黄鱼等。坚决戒除嗜酒习惯。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引起的肺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管、肺泡的持久性扩大。由于过度充气并伴有破坏性改变,从而导致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减退和容积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以喘息、咳嗽、咳痰为主,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诊断:X线检查H对诊断有较大帮助,主要表现为肺部透明度增大、膈降低至第11肋水平。血液气体分析能帮助诊断是否有缺氧(Pa$O_{2}27;$ )、二氧化碳(PaC$O_{2}27;$)潴留及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呼吸功能测定对于诊断肺气肿有决定性的意义,残气量增加,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超过4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首先是祛除病因,积极防治慢支,对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也应及时治疗。急性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和中药治疗为主;感染严重时还要去医院就诊。缓解期可用饮食、药物、体育、按摩针灸等综合治疗。

预防:①首先应戒除吸烟习惯。

②注意环境卫生,加强劳动保护,消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③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耐寒抗病能力,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④积极防治各种呼吸道疾病。

⑤对缓解期的患者,给予预防复发的治疗,例如选用气管炎菌苗、核酪注射等。

肺炎肺炎是指肺实质的炎症,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霉菌性、病毒性和支原体性肺炎。临床常见的是细菌性肺炎,其中约90%~95%是由肺炎球菌引起。临床有突发的寒颤、Hcd1a01;高热;咳嗽H、血痰、Hcd1a05;胸痛H等症状。肺炎的诱发因素有受寒、病毒感染、酒醉、全身麻醉、镇静──麻剂过量等。这些因素会削弱全身抵抗力和会厌的反射作用,破坏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损细胞吞噬作用,使致病物能轻易地吸入而引起感染。此外,心力衰竭、有害气体的吸入、长期卧床的肺水肿、肺淤血,以及脑外伤等都有利于细菌的感染和生长繁殖,导致肺炎。

诊断:血液检查H时末梢白细胞计数可达每立方毫米20000~30000,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在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典型的分布限于肺段或肺叶,但大多数为片状。

X线检查H对本病诊断很有帮助,但需尽早进行。

治疗:肺炎属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应积极进行抗炎治疗。

预防: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②积极治疗慢性心肺疾病。

③注意生活调摄,防止过度疲劳。

④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⑤饮食调养。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Hcd1a05;胸痛H、呼吸困难及胸膜腔积液。当结核杆菌进入胸膜腔,而人体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时,可能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诊断:血液检查H,可见血白细胞早期可略增高,血沉增快,女性大于每小时20毫米,男性大于每小时15毫米。胸水检查符合结核性渗出液,结核菌检查可获阳性结果。超声探查,渗出性胸膜炎患侧可见液平段。Hcd1ca13;X线检查H干性胸膜炎可无异常,渗出性胸膜炎可见胸腔积液影像。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以药物治疗为主,要进行正规的抗结核疗法定期作X线检查。如果渗出性胸膜炎胸水量较多,压迫心肺,出现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症状,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

预防:在预防上首先要切断传染途径,尽量减少与结核病患者的接触。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适当安排工作与休息,不要过于疲劳。饮食要富于营养,忌食辛辣、动火生痰之品,有烟酒嗜好者应坚决戒除。平时应保持精神舒畅,心情愉快,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娱活动。

本病是由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受损所致,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临床特点以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端座呼吸、呼吸困难、肺底部罗音、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左心室增大;或恶心呕吐、上腹胀痛、水肿、发绀、颈静脉怒张、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肝肿大、右心室增大等为主症。中年人充血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肺原性心脏病。其他较常见的病因有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和肾炎。

心力衰竭诊断:①左侧心力衰竭:早期Hcd1ca13;X线检查H,肺静脉充盈期仅见肺上叶静脉扩张;肺泡水肿阶段开始可见密度增高的粟粒状阴影,继而发展为云雾状阴影;肺间质水肿期可见肺门血管增粗、模糊不清;急性肺水肿时可见自肺门伸向肺野中部及周围的扇形云雾状阴影。

②右侧心力衰竭:X线检查H,示心影增大,上腔静脉增宽,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可伴有双侧或单侧胸水。实验室检查,可有静脉压增高,血清胆红质和谷丙转氨酶略增高,可有轻度蛋白尿,尿中有少量透明或颗粒管型和少量红细胞,可有轻度氮质血症。

治疗:本病宜采用消除病因、食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以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病人除自我保健治疗外,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I20;16;0;0;0;1;0;icon-4.pcx27;I预防:①休息时多采取半卧位式,避免过分激动。

②低盐饮食,控制血压。

③适当控制饮食。

④治疗慢性病。如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另外,还应重视采用运动健身的方法来预防。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即心脏节律的异常,在临床上可分为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二种类型。大多数心律失常是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例如心肌炎、心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继发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合并心功能不全尤为多发。心律失常还可能发生在非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可见于某些功能性因素如精神、情绪影响、过度疲劳、过量喝茶、喝咖啡、吸烟、饮酒等;也可见于植物神经失调、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药物(如洋地黄)、心脏机械刺激(导管、手术)、预激综合症等。

诊断:对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必须有赖于Hcd1ca11;心电图检查H,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24~48小时)、心电自录器等方法取得发作时的诊断记录。

治疗:宜采用饮食、药物、情志、按摩等综合治疗措施。本病发作时,在进行自我保健治疗的同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预防:避免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前提。平时要着重情志的自我调整,培养心境坦荡、胸怀宽大、冷静沉着、遇事不惊的性格。要饮食有节,少食生、冷、硬食物。此外,体育健身预防和外避六淫也很重要。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热后遗症,是因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临床表现是病变的瓣膜区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心室、心房增大,后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诊断:二尖瓣狭窄做心电图检查H时,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劳损,有时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狭窄做心电图检查时,左心室肥大、劳损。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其瓣膜病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外科手术治疗,内科治疗主要是⑿脑葱孕菘说取*诊断:目前诊断冠心病应用最广泛、最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还是心电图H.为提高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率,常对可疑病人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目前多用活动平板和登车亚极量运动试验,阳性率可达80%~85%,为目前诊断冠心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治疗:宜采用药物、饮食、体育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㈠一级预防。主要是通过控制易患因素,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①合理饮食,避免肥胖和超重。

②保持血压正常稳定。

③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

④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⑤加强体育锻炼。

⑥戒烟。

㈡二级预防。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防止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①避免冠心病发作的诱因,如饱餐、大量饮酒、过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突然的寒冷刺激等等。

②纠正贫血或红细胞过多,避免发生脱水、感染或缺氧等情况。

③应用扩冠脉药物,以防止心绞痛发作。

④抗凝药物的应用,以保证正常血液粘稠度。

⑤抓住心肌梗死前的先兆症状及时处理。

㈢三级预防。在一、二级预防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心肌梗死,防止再梗死和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临床特点以咳嗽、咳痰,活动后Hcd1a06;心悸H,呼吸困难,下肢Hcd1a08;浮肿H,X线显示肺气肿、肺动脉分支扩张,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房或右心室增大等。本病病程发展缓慢,首先患者多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其次逐步出现心悸、气急加重和紫绀,尤其在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通气障碍进一步加剧,从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诊断:血液检查H,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常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常低于正常,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呼吸衰竭时更为显著。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亦可增高。肺部X线表现随病因而异,肺气肿最常见。心电图检查H,可出现“肺型P波”。

治疗:本病宜采用饮食、药物、按摩、体育等综合治疗方法,而以药物治疗为主。

预防:平时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早睡早起、注意保暖、不吸烟。饮食宜清淡,以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要积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防御疾病的能力。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千帕,不论其收缩压是多少,均应列为高血压。高血压病与以下四点密切相关。

①职业与环境。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

②生活方式。嗜盐居民患率高,体重增加易致血压增高。

③家族和遗传。

④地区与年龄。

高血压高血压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二类。

①缓进型的主要症状有眼花、耳鸣、Hcd1a14;头痛H、Hcd1a15;头晕H、失眠、乏力等。一时性脑缺血可出现失语、肢体瘫痪等症状;脑出血则可出现口眼歪斜、失语、肢体瘫痪,甚至Hcd1a16;昏迷H等严重症状。

②急进型的主要症状有心、肾功能减退或脑功能紊乱。

诊断:①心电图检查H:显示左心室肥厚及劳损。

②X线检查H:左心室圆隆,向左下扩大。主动脉可扩张并迂曲延长。

③血脂检查: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升高,随病情发展,脂质改变愈明显。

治疗:宜采用饮食、药物、运动、情志调摄等综合治疗措施。如果发生中风,则应就地抢救,避免过多搬动,并急送医院治疗。

预防:平时要舒畅情志,力戒郁怒和过度悲伤;生活要有规律;要避免肥胖。平时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尽量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和甜味食品。体育运动、保健按摩对预防高血压也有一定作用。若已患有高血压病,要防止血压骤然升高,则应注意:①避免受寒。

②避免大便干燥。

③避免体位突变。

④应少说多听。

⑤避免噪音的危害。

⑥适当节制性生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最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又称血栓闭塞性血管炎,俗称“脉管炎”。本病的发生与吸烟、寒冷、外伤、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长期刺激下,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受到障碍,使得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活动异常,进而引起中、小血管持续性痉挛,血管壁营养障碍,最后导致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本病的主要表现为脚趾、手指等部位发凉、怕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从肢体的外表来看,局部皮肤苍白、或潮红、紫红、或青紫不同,且随季节的变换而变化。

治疗:治疗本病主要有按摩针灸、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等,经过短期治疗,疼痛不缓解,且由间歇性跛行,发展成静止性疼痛,则应去医院作全面检查及正规治疗。

预防:①戒烟。

②防寒保暖。

③避免外伤。

④避免精神刺激。

⑤注意饮食调摄禁忌生冷、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另外,还应注意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平时穿鞋、袜,必须合脚、舒适、大小适合,防止足部受压迫、摩擦碰撞等损伤。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多种胃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俗称胃气痛。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急性胃炎的遗患。

②刺激性食物或药物。

③自身免疫反应。

④胆汁反流等。

慢性胃炎病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如上腹部胀闷不适、打嗝、吞酸、食欲不振等,并可伴有贫血、体重减轻等其它的症状。胆汁返流引起的慢性胃炎,可表现为进食后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呕吐味苦含胆汁的胃内容物。胃窦胃炎有明显的消化性溃疡样上腹疼痛或压痛、腹胀、打嗝、泛酸,并可反复发作,甚至发生出血,而出现呕血和黑便。胃体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发现舌炎、舌痛、舌粘膜萎缩、贫血、消瘦和腹泻。

诊断:胃液检查H及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胃肠X线钡餐透视检查,在大多数情况下无异常发现,通过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粘膜状况,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胃脱落细胞检查,方法简便,但不能作为慢性胃炎的确诊依据。在胃镜直视下在胃可疑癌变处刷取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慢性胃炎的鉴别诊断。胃液分析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时应采取综合疗法,如以药物疗法为主,配合情志、饮食、体育、按摩针灸等疗法,或饮食疗法与体育疗法并举等,往往有一定疗效。

预防:首先应注意戒掉对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的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采用气功等运动方式,通过腹呼吸以协调胃肠的运动,防止十二指肠液的返流,有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以防止本病的发生。保持精神舒畅,心情愉悦也是预防本病时应十分重视的。患有口腔、鼻腔或咽喉部慢性炎症者,除应积极治疗外,还应及时将分泌物咯出或从鼻孔搐出,切忌将分泌物吞咽下肚。并注意低盐饮食,以降低门静脉的压力,预防胃部瘀血,防止胃炎的发生。

消化道溃疡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的形成主要是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因素和损害因素的关系平衡失调引起的。一般均有节律性上腹疼痛和周期性发作的特征。其疼痛的性质不一,可为饥饿样不适感、胀痛、钝痛、剧痛和灼痛等。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多为餐前痛即空腹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偏左,疼痛多在餐后,至下餐前消失。除此之外,常有泛酸、打嗝、Hcd1a09;恶心H、流涎、呕吐等胃肠道或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

诊断:X线钡餐检查H可提供溃疡存在的依据,特别是钡、气双重造影有确诊价值。Hcd1ca05;胃液分析H测定胃酸的高低,对消化性溃疡诊断有一定帮助。纤维胃镜和电子胃镜对诊断消化性溃疡和鉴别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很有价值。Hcd1ca03;查大便H隐血试验、血常规H可以帮助了解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及其出血的程度等。

治疗:治疗本病,首先选用药物疗法,同时可配合饮食、体育、情志、按摩疗法等。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住院治疗,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

预防:预防本病必须饮食有节,以一日三餐为好,平时应注意定时定量,症状严重者可暂进流质或半流质,少吃多餐,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忌烟戒酒可避免烟酒对胃粘膜的刺激和损害,以预防本病的发生。必须注意劳逸结合,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必须调养精神,保持乐观情绪。不要随意地凭自己的一知半解私自服药,特别对诱发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更要忌用或慎用。秋末、冬、春初,是消化性溃疡的易发季节,应注意保暖防病。

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性炎症疾病。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特发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可能与免疫、感染、过敏、遗传、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排出的粪便含有血、脓或粘液。病程中可出现衰弱、贫血、消瘦、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肠道蛋白丢失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及营养障碍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并发中毒性巨结肠(又称中毒性结肠扩张)、下消化道大出血、结肠穿孔、直肠或结肠癌变等症。

诊断: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作为确诊本病最有价值的依据。显微镜检查有红、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粪便检查常有粘液、脓、血便。;血液检查可有贫血。

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者或处于缓解期者,应采取药物疗法与饮食疗法、体育疗法、情志疗法、按摩针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病情急而重者,应及时住院治疗,以药物疗法为主,配合饮食疗法、情志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预防:首先应从饮食着手。进食要有规律,做到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亦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更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有充足的睡眠。用手按摩腹部促进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是预防本病有效的手段之一。要以宽阔的胸怀对待人生,以乐观的心情对待苦难,保持和调节快乐的心情。运动能加速新陈代谢的过程,只要适时定量,坚持不懈,能增强脾胃功能,改善全身情况,对预防本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感染性炎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有“神经反射学说”、“阑尾梗阻学说”以及“细菌感染学说”三种。表现为呈阵发性的上Hcd1a10;腹痛H,同时伴有恶心欲吐感;几小时到24小时内,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位比较固定。如果疼痛不局限于右下腹,扩展至全腹,则提示阑尾炎症已发展到化脓、坏疽的阶段,可能引发弥漫性腹膜炎。

诊断: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增加,可以达到每立方毫米2万~3万,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可达80%~90%。

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原则,被诊断为本病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如不太典型者,可先服用一些药物作保守治疗。

预防:饭后切忌暴急奔走,盛夏酷暑切忌贪凉过度,尤其不宜过饮冰啤酒,以及其他冷饮。平时饮食注意不要过于肥腻,避免过食刺激性食物。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如果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更应注意避免复发,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

疝气是指腹腔内器官经腹壁缺损区向外突出,在局部形成肿块。常见的缺损部位是双侧下腹腹股沟区、脐部。年老体弱、长期慢性咳嗽、长期剧烈运动等能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都可引起本病。疝气并非“气”,而是小肠、大网膜及膀胱壁等。发生疝后,常在站立或行走时下腹部出现一个圆形或椭圆形肿块,逐渐扩及阴囊。用手从肿块向内可探到一个腹壁缺环(内口)、咳嗽时可感觉有冲击感。平卧时消失,站立及咳嗽时出现。疝一般无疼痛,如果是脱出的小肠或网膜扭转、嵌顿则可出现剧烈疼痛。

治疗:一岁以内的婴幼儿,疝可自行愈合,不必手术,可用棉束带加压包扎疝口,如有急腹症则需手术;老年体弱多病者,不宜手术,可用疝带缚扎。一岁以后小儿疝应尽早手术修补,主要是结扎疝囊、修补缺损。

预防:锻炼腹肌,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可预防本病发生。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指病程在半年以上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肝炎的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分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持续性肝炎两种。慢性肝炎的主要是由乙型肝炎或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引起的;某些药物(异烟肼、阿司匹林、甲基多巴等)、酒精中毒及慢性肠道炎症也可以引起本病。此外,铁贮存过多的血色病、铜贮存过多而引起的肝豆状核变性及自体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肾小球肾炎、干燥综合症等)都可引起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除全身乏力、肝区疼痛、头昏、失眠、Hcd1a13;黄疸H、腹胀、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外,还可见面色黝黑、下肢浮肿、有出血倾向以及男子乳房发育、女子闭经、痤疮、多毛等表现。腹部可触及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有压痛,两手掌樱红呈肝掌,面、颈、胸部有蜘蛛痣。慢性持续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为肝区不适、腹胀、隐痛、乏力、纳食差、下肢酸软等,部分患者有头晕、胸闷、心悸、失眠、思想集中能力减退等神经官能症表现。

诊断:慢性持续性肝炎做血液检查时,常表现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并可有反复波动。蛋白电泳、免疫指标基本正常,Hcd1ca10;乙肝实验室检查H时乙肝表面抗原约60%左右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做血液检查时,常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蛋白电泳中的γ-球蛋白明显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可倒置,磺溴肽钠及吲哚青绿滞留试验明显异常,有时谷草转氨酶高于谷丙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升高,常有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此外,B超肝脏、肝活动组织检查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及了解是否发展为肝硬化颇有价值。

治疗:慢性肝炎病程较长,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配合情志疗法、体育疗法、饮食疗法等多种疗法,往往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预防:平时得了不太严重的疾病,最好不用或少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减轻肝脏的负担。肝炎流行时期和易发季节,要格外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尽量不饮洒,尤其是在急性肝炎恢复期更应加以戒酒。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对预防乙型肝炎有一定效果。

肝硬化是由不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以病毒性肝炎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不适、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胸部及胃脘部闷闷不舒等消化道症状,常因过度疲劳而诱发,经适当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肝脏会轻度肿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部分患者脾脏亦肿大。

诊断:①肝功能试验H:肝功能代偿期大多为异常。

②食管吞钡X线检查H:食管静脉曲张者可呈虫蚀样充盈缺损,纵行粘膜皱襞增宽。胃底静脉曲张呈菊花形充盈缺损。

③尿检查H“尿三胆”试验均呈阳性。

④腹水检查呈漏出液,偶有呈轻度乳糜状。

⑤超声波检查H:肝区可见密集微小波或中小波伴分隔波,进波呈鞭状或齿状。有腹水时可见液平段。

⑥血象检查H:常呈轻度贫血。

⑦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晚期显著延长。注射维生素K后不能纠正。

⑧放射性核素检查H:肝摄取减少及分布不均匀,脾摄取多增加。

肝硬化治疗:肝硬化是慢性肝病,无论是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都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情志疗法、饮食疗法;病情相对稳定或肝功能代偿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结合体育疗法,按摩针灸;若出现危重症或并发症时,要及时去医院抢救治疗,必要时采取手术疗法。

预防:防治病毒性肝炎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尽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并给予积极治疗。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不要在江湖中游泳、洗澡。平时应注意合理营养,少吃脂肪食物,饮酒一定要有节制。保持心情愉快舒畅,适当地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一旦发生胆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应立即治疗,迅速控制,避免肝硬化加重或并发其它病症而危及生命。

慢性胰腺炎是因为胰腺组织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而引起的胰实质的慢性炎症。慢性胰腺炎可分为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无痛性胰腺炎两种类型。感染、胆道系统疾病(结石、炎症、蛔虫)、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胰管梗阻、慢性胰腺组织破坏、高脂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的高钙血症、重度营养不良都可能引发慢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在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反复剧烈腹痛、反复腹泻为主要特征,或只有腹泻而无腹痛。

诊断:检查B超检查H及内窥镜逆行胰胆管检查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胰泌素试验、血糖测定、腹部Hcd1ca13;X线H平片、大便脂肪定性等检查均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在急性发作期血清淀粉酶的测定有一定意义。

慢性胰腺炎治疗: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应尽早去医院以药物治疗为主,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采取手术治疗;缓解期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情志、饮食、体育、按摩针灸等综合治疗,往往有良好的效果。

预防:首先做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尤其是不要过度食肥腻的食物,尽量戒除烟酒,杜绝酗酒。应尽量注意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紧张,遇到事情要想豁达,对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者可配合药膳调理。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便秘的临床主要表现是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在二、三天以上排便一次。但应与少数人习惯于二至三天排便一次,而无排便困难者相区别,不能将之称为便秘。

诊断:粪便检查H中,大便常规虽然基本正常,但还要仔细观察粪便的形状、硬度以及有无脓血及粘液。胃肠X线钡餐检查、直肠镜、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在确立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排除肿瘤、结核、肠梗阻等器质性病变造成的便秘非常重要。

治疗:便秘的治疗,虽以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为主,但情志疗法、体育疗法、按摩疗法也不可忽视。

预防:平时要注意饮食调摄,多食蔬菜及纤维素多的食品。多吃水果,多饮水,同时,也可以采用药膳,进行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平素体质较弱而无力者,也应加强活动和锻炼。预防便秘必须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仍要定时排便。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炎症性疾病,简称慢性肾炎。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部分病人的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此外,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引发本病。普通病人可见腰酸腰痛、全身乏力、眼睑及下肢轻度或中度Hcd1a08;水肿H;或有纳食减少、腹胀、大便溏薄;或有气短多汗、易于感冒;或有夜尿频多、眼目干涩、可伴高血压,后期可出现贫血、尿毒症。

诊断:尿常规检查H可有程度不等的红细胞、尿蛋白管型,尿比重低于1.015,这是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方法。肾功能检查H(如血查尿素氮、肌酐)可了解有无肾功能损害。血常规检查H、血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蛋白电泳及免疫指标的检测等,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都有一定的帮助。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病程较长,治疗以药物疗法和饮食疗法为主,配合体育疗法,按摩疗法及其他疗法。

预防: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避免治疗不彻底,是防止某些慢性肾小球肾炎由急性延伸发展而来的主要措施,因此必须防止受凉和冒受寒湿,避免或及时清除肾损性药物和毒物。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合理安排生活,食疗和药膳是日常生活中简便易行的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浮肿、低血浆蛋白、大量蛋白尿、高血脂和尿中常出现脂肪小体为特征。首先应考虑是否为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其次考虑是否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肾病综合症的临床通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浮肿、高蛋白尿、高脂血症、血浆蛋白低,即“三高一低”。除此以外,还可见心慌、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脂质尿、尿少,有时有腹泻及贫血等,少数伴有高血压。

诊断:血检H中尿蛋白定性为阳性,尿比重大于1.030,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50毫克,血浆蛋白低于百分之六克,白蛋白低于百分之三克,血查胆固醇每升超过6.7毫摩尔,肾功能检查H提示功能减退。血常规,血液粘度、血清补体测定,眼底变化的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等,对本病的诊断和了解病情进展也有一定帮助。

治疗:中年人大多患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因此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及时去医院采用药物治疗,注意配合饮食疗法和情志疗法。

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其发展为肾病综合症。对原发病必须早期明确诊断,彻底治疗。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更不要勉强从事一些力不从心的工作。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物质补充,可适当加强食疗。

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由于肾盂和肾实质受细菌侵袭所引起的炎症性病变。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约占60%~80%),其次为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当尿路流通不畅,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感染细菌而引起本病。急性肾盂肾炎常表现为起病急、怕冷、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有时还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如果同时伴有上呼吸道炎症时,症状似感冒。在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和稍后,大部分病人有腰痛或向阴部下传的腹痛,有尿急、尿频、尿痛的膀胱刺激症、肾区有叩击痛。慢性肾盂肾炎症状较急性期轻,半数以上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此后有全身乏力、腰痛、腰酸、低热(37.5℃左右)等,有的还伴有尿急、尿频,重者可出现高血压、贫血、水肿、夜尿频多等,甚至出现肾盂积脓,尿毒症。

诊断:尿常规H常提示尿色一般无异常,仅有部分病人尿检中有脓、血尿,尿色才会混浊。尿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大于$10^{5}27;$/毫升,这些是诊断肾盂肾炎的主要方法。结合Hcd1ca01;血常规H、Hcd1ca08;肾功能检查H,有助于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B超双肾检查,对了解肾脏、肾盂、肾盏的形态、大小改变有帮助。Hcd1ca13;X线H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有无引起慢性肾盂肾炎的诱因(如尿路异常、尿路结石等)。而肾脏活组织检查主要有助于肾小球疾病的鉴别。

治疗:急性肾盂肾炎,若治疗不彻底可转变为慢性肾盂肾炎,此时除药物治疗外,常配合饮疗法、情志疗法、按摩针灸疗法等疗法协同治疗,疗效较显著。

预防: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中的常见病,尤多见于中年妇女,主要与细菌感染有关。因此必须做好妇女个人卫生保健,特别是在妇女月经期更要注意外阴部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为宜,多喝水勤排尿。应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消除全身感染性病灶和各种诱发因素,如尿路梗阻和畸形、肾结石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由于肾的工作单位──肾单位不断遭到破坏,肾功能逐渐恶化所致的一种临床病症,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上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只是在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中才有肾功能减退的表现。若病情发展至尿毒症期时,就表现出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

诊断:肾功能H(血尿素氮、血肌酐、肾肌酐清除率、酚红排泄试验等)、尿常规H(尿比重、尿蛋白量、尿沉渣检查等)、Hcd1ca01;血常规H、血生化(总蛋白、白蛋白、血钙、血磷、血钾、血钠)的测定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这些是诊断本病及了解其病情进展的主要客观依据。此外,B超肾脏对确定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均有帮助;放射性肾图扫描检查,对了解两侧肾脏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亦有帮助。尿毒症病人可作腹部平片检查,必要时可作静脉肾盂造影,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肾影大小和形态,有无泌尿系结石。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应及时住院,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可配合饮食疗法、情志疗法、按摩疗法等疗法。尿毒症患者最好采取透析疗法。

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失血、休克、脱水等。对有早期肾功能衰竭倾向的病人,应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中西药治疗。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避免误入肾毒性物质,同时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切勿房事过度。

贫血正常人血液中红细胞数为男性400~550万/立方毫米、女性350~5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12~16克/百毫升、女性11~15克/百毫升。如果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上述数值,即为贫血。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种类型。引起贫血的原因有:营养失调使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骨髓造血功能受损、急慢性失血。贫血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心率快、气促;Hcd1a09;恶心、呕吐H、腹胀、食欲不振,性功能低下,倦怠、头晕、耳鸣、乏力、记忆力及反应力低下等。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如驱除钩虫、搞好妇幼保健、对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增加营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B_{12}$和叶酸。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除去病因,严重者给予输血,使用抗菌消炎药预防及控制感染,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雄性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近年来开展的骨髓移植手术,对医治本病,有重要的突破。

过敏性紫癜正常人体有血小板的保护作用,毛细血管受外力或自发破裂时,可以自行堵住裂口止血。如果血小板减少或血管脆性增加,都会引起出血,皮肤上出现紫癜、出血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皮肤和粘膜多发性出血点、血斑,开始时是鲜红色,随后变为紫色,最后被吸收。内脏出血表现为Hcd1a14;头痛H、Hcd1a09;呕吐H、Hcd1a12;呕血H、Hcd1a17;血尿H、黑便等。化验可发现血小板数降低、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胃肠型紫癜可有呕吐、Hcd1a10;腹痛H、Hcd1a11;腹泻H、Hcd1a12;便血H.过敏性紫癜以青年居多,紫癜前会有乏力症状。紫癜多高于皮肤,伴有瘙痒,多见于四肢和关节处,类似关节炎。本病属于过敏性疾病,常出现其他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肤水肿等。

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首先要除去过敏原。亦可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要除去病因,急性大出血者,大剂量服用激素类药可有良好的效果;长期慢性患者,则须输血及输血小板,并可考虑动手术切除脾脏。

痛风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本病按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类。原发性痛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障碍,致使尿酸排泄不足,血尿酸增高。继发性痛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继发于其他遗传性疾病;二是继发于骨髓或淋巴增生性疾病和肾脏病变。本病初起仅有血尿酸增高(男性在0.38毫摩尔/升以上,女性在0.3毫摩尔/升以上),然后则形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疼痛剧烈,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达到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剧烈的红肿热痛。病变关节以大姆趾为主,跖趾、踝、膝、指、腕、肘关节也是本病多发部位。

诊断:X线检查H可见受累关节在骨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出现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Hcd1ca01;血液检查H主要是血尿酸及尿尿酸测定,还可做滑囊液检查。

治疗:痛风的治疗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配合饮食疗法以及针灸疗法。

预防:原发性痛风的预防主要是避免诱发因素,具体措施是:①有痛风病史或痛风家族史者,少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骨髓、海味、蛤、蟹等。

②多饮水以利尿酸排出。

③戒酒。

④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防止过胖。

⑤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⑥避免过度劳累。

⑦防止受寒、受潮湿。

⑧防止关节损伤及外伤。继发性痛风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病等原发病。

溃疡正常人体血中白细胞计数为4000~10000/立方毫米。血中白细胞长时间低于40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略低,称白细胞减少症。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化学因素(药物、苯及衍化物)、细菌和病毒感染、各种放射线、先天性因素及其他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白细胞减少病人多数感到头晕、四肢酸软、乏力、食欲减退、低热、畏寒、腰痛、失眠多梦等,有些人反复发生感冒、中耳炎、肺炎、支气管炎、泌尿道及胆道感染。粒细胞缺乏症病人起病常急促,有头痛、畏寒、高热、疲乏症状,而后继发感染,咽喉部、鼻腔、皮肤、直肠、阴道、肛门等处可发生坏死性溃疡。

治疗:治疗本病首先须去除病因,停用引起本病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物及各种放射线。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防感冒,病症严重须住院治疗。如有感染,应早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可增加白细胞数,可依病情酌情服用。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因为起病时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和强烈的情感体验,病前个性常有某种缺陷,所以此病可能是精神因素和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有:①容易疲劳。脑力与体力均易疲劳,常诉说整天疲惫无力,工作与学习效率减退,特别对脑力劳动,耐力甚差。

②容易兴奋。表现为记忆联想增多,但不伴言语动作增多。

③睡眠障碍。主要为入睡障碍,多梦易醒,白天思睡,夜晚兴奋难眠,以致有头昏脑胀、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④情绪障碍。

⑤紧张性疼痛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疗:本病在治疗上应重视精神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注意药物不要滥用。中医中药治疗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预防:重视精神预防,性格要开朗,经常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或减少外界不良的精神刺激。生活要有规律,尤其要避免学习和工作过于紧张,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在饮食方面,要保持适当的营养,有烟洒嗜好者要戒除。体育锻炼对本病有预防作用。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临床表现有思维、情感、感知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一般上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部分患者最后可导致人格缺损。本病发病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有①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联想散漫或妄想。

②情感障碍主要表现在情感反应与其思维活动不协调,同时也表现与其处境不协调。

③行为障碍表现在病人完全沉湎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沉湎在他的意欲、妄想及幻觉中,而对周围现实置之不顾。

④感知障碍最常见的是听幻觉。

⑤人格改变表现为胆小、不喜与人交往、好幻想、喜孤独、喜钻牛角尖等。

治疗:本病应以情志和药物治疗为主,在急性发作期应当住院治疗,恢复期则可以在家中休养、治疗,但要定期到门诊检查。

预防:由于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因此要对病人实行节制生育。平时要注意精神调摄,更要经常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开朗、豁达,不为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轻易发脾气。经常投身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性情,要保持生活有规律性,防止过于疲劳,或者过于松散,无所事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预防本病发生有较好的作用。

老年性痴呆症老年性痴呆症属脑器质性精神病,是由于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在:①器质性痴呆记忆减退。特别是对一些近事容易遗忘;定向障碍,对现时的地点、时间和人物都不能辨认;计算力差,连一个简单数据都不能计算。严重者连个人生活都不能自理。

②情绪改变情绪不稳定、激惹性增高。病人表现满面笑容,轻松愉快,以后便转为情绪低落,表现迟钝,呆板,缺乏生气与活力,对家人冷淡,对外界一切事物丧失情感反应。

③人格改变。自由散漫,不修边幅,不注意个人卫生。

④意识障碍与脑器质性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有关。

诊断:实验室检查有腰椎穿刺、Hcd1ca11;脑电图H、脑超声波、Hcd1ca15;血液生化实验H、头颅Hcd1ca13;X线H平片、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Hcd1ca17;CT27;H、Hcd1ca14;放射性核素脑显象H或Hcd1ca18;磁共振检查H等。

癫痫治疗:积极治疗原发性脑器质性病变,如是脑动脉硬化,应用降低胆固醇及保护血管的药物和改善脑代谢的药物。

癫痫是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引起的暂时性意识丧失,并出现运动、感觉、行为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俗称“羊痫风”。

特发性癫痫多为先天性,继发性癫痫主要原因是胎儿感染、脑手术、脑积水、脑外伤、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病变等。临床上将癫痫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即“梦游”)四型。

(1)大发作主要是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发作时尖叫一声,倒地昏迷,四肢僵直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大小便失禁;而后心跳加快、全身痉挛、血压上升;发作持续时间约5~15分钟,自行缓解。发作后头昏、四肢酸软无力,事后不能回忆发作过程。

(2)小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停止的意识障碍,持续约5~30秒,病人停止活动、呼之不应、手持物落地,事后对发作无记忆,有时每日发作次数达十次。

(3)局限发作主要是某一部位或肢体抽搐,感觉麻木,眼睑、手指(趾)抽搐,嘴歪,失语,身体旋转等;亦可表现为腹痛、心悸、呕吐、苍白、出汗等。精神运动性发作可出现幻觉、恐惧、忧郁及不能控制的异常动作,更有甚者出现游走、爬高、奔跑、乘车远游,而事后不能回忆。

治疗:可选用药物治疗。对于频繁发作,药物难以控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有人格变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预防产伤、脑外伤及各种涉及脑的感染性疾病可减少发病率。

护理:发作期要防止病人摔倒,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精神异常者要防止自伤或伤人,将手帕或毛巾塞入病人口内以防咬伤自己,持续性发作要送医院抢救。

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称为高脂血症,常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

本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例如饮食、营养和药物等),通过未知的机制而引起的。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继发于:①未控制的糖尿病;②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和粘液性水肿;③痛风;④肾病综合症;⑤胰腺炎;⑥肝内外胆管梗阻;⑦其他肝病,如慢性肝炎、脂肪肝、肝肿瘤、肝糖原沉着症;

⑧酒精中毒等多种疾病。

诊断:高脂血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其中最主要的是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若血胆固醇超过5.7毫摩尔/升(220毫克%),或甘油三酯超过1.6毫摩尔/升(160毫克%)诊断一般即可确立。结合血清外观、脂蛋白电泳结果以及超速离心分析等以进一步分型。

治疗:高脂血症的治疗应以体育、饮食疗法为主,必要时则使用针灸或药物疗法。

预防:①必须增强运动或体力活动。

②有合理的膳食,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地区性的饮食,少食荤菜,多吃蔬菜,少食肥猪肉、动物内脏、蛋类特别是蛋黄等食物。必须戒酒,也不宜吸烟。

③必须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保持心情愉快。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产生量绝对或相对不足,糖代谢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称糖尿病。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也就是“三多一少”。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

诊断:血液检查H主要为尿糖阳性和血糖升高,以血糖升高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若饭后2小时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或空腹血糖超过7.22毫摩尔/升(130毫克%),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治疗:本病治疗应以饮食疗法为基础,同时配合使用情志、体育、针灸,按摩等疗法。尤其是轻中型患者,往往通过饮食疗法即能控制病情,严重患者必须使用降糖药物。对于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必须到医院救治。

预防: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就是要节制饮食,尤其是要少食过于甘甜的食物。防止肥胖,慎起居,避风寒,防止病毒、细菌等感染,避免创伤,节制生育。另外,要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避免久坐少动。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各种不良精神刺激。

肥胖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显著超过正常人的平均量。一般而言,超过标准体重的10%,称为过重,超过20%即为肥胖。肥胖的产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热量摄取过多。

②遗传因素。

③身体热量消耗少。

④疾病。下丘脑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低下、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均能影响脂肪代谢,使其合成超过分解而引起肥胖。肥胖的判断没有绝对标准,一般可根据标准体重进行判断。标准体重有一种比较简易的计算方法:男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女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测量腰围和臀围也是判断肥胖的一种简易方法。

诊断:X线检查H皮下脂肪厚度有助于诊断。形寒怕冷、肢体浮肿者,应作吸$^{131}27;$碘率、T$_{3}27;$、T$_{4}27;$等检查。甲状腺机能减退,下丘脑病变者,采用蝶鞍摄片检查可见异常。

治疗:肥胖症的治疗应以体育疗法为基础,若收效不显著,则可进一步使用针灸和药物等疗法。后天肥胖者,首先应积极治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其他原发病变,消除产生肥胖的因素。

预防:饮食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少食甜食及厚味油腻食物,多以清淡可口素食为主。戒除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采取合理的营养与饮食方法。平时不要吃零食,特别是含糖多的高热量零食。良好的情绪能使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保持正常。勤运动是预防肥胖的好方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1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上一篇 04/09/2022
下一篇 04/09/2022

相关推荐

  • 皮质基底节变性(皮质基底节综合征)

    皮质基底节变性也称为皮质基底节综合征(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 CBD),此罕见疾病可导致部分脑组织萎缩,是一种罕见的、隐匿起病慢性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仅约4.9~7.3/1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细…

    07/20/2024
    70
  • 细胞外囊泡特征和分类

    EV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three major types, depending on their size and biogenesis prior to secretion: apoptotic bo…

    07/08/2024
    28
  • 区分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vs 外泌体Exosomes

    细胞外囊泡主要分为三类:凋亡小体、微囊泡和外泌体。这些 EV 亚型可根据其大小和生物发生的性质进行区分,但存在一些重叠,最终导致命名上的一些混淆。鉴于上述每种 EV 亚群都缺乏特异性标记,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 (ISEV) 建议使用通用术语“…

    07/08/2024
    48
  • 2024年7月1日右美沙芬正式被列入二类精神药管理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又名右甲吗喃,一般指氢溴酸右美沙芬,是具有镇咳效果的右旋性吗啡衍生物,常用于治疗各种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1950年代末,右美沙芬以非处方止咳药片Romilar问世,开启了该药漫长的滥用历史。由…

    07/02/2024
    83
  • 钠糖转运子2抑制剂在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钠糖转运子2(sodium⁃ glucose co ⁃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通过抑制表达在肾脏近端小管刷状缘的SGLT2,抑制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而降低血糖。SGLT2 抑制剂代表药物包…

    科普 06/30/2024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