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常识和预防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常识和预防 (COVID-19)

症状

对于已确诊的冠状病毒疾病 2019 (COVID-19) 患者,报告的疾病包括轻症到重症疾病甚至死亡。症状可能包括:

  • 发烧
  • 咳嗽
  • 呼吸困难

暴露于 COVID-19 后,症状可能会在短则 2 天或长则 14 天内出现。

预防与治疗

当前没有疫苗可预防冠状病毒疾病 2019 (COVID-19)。预防疾病的最佳方式是避免接触该病毒。建议进行日常的预防措施,以帮助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包括:

  • 避免与患病的人近距离接触。
  • 避免触碰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 生病时待在家里。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 用家用清洁喷雾或消毒纸巾清洁消毒经常碰到的物体表面。
  • 请遵循 CDC 关于戴口罩的建议。
  • CDC 不建议健康人士戴口罩来保护自己免于患上呼吸道疾病(包括 COVID-19)。
  • 出现 COVID-19 症状的人应戴口罩,以帮助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对于卫生工作者(英文版)和在封闭环境中(在家中或在医疗护理机构中)照顾他人的人(英文版),戴口罩也是非常重要的。
  • 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上过洗手间后,饭前,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后。
  • 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至少含 60% 酒精的酒精类手部消毒液。看到手脏了必须用肥皂和水清洗。

目前有数项正在的开发疫苗,但具世界卫生组织估计,COVID-19疫苗的上市需要花费18个月的时间。尽管已采用抗炎和抗病毒治疗,但大多数治疗都是对症和支持性治疗。对复杂患者的支持治疗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有创机械通气,甚至体外膜充氧(ECMO)。尚未确认任何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有效。美国首例报告的2019-nCoV感染患者接受了瑞地昔韦治疗,13以及其他人使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利托那韦,两项试验均在进行中。“一线”医疗服务提供者最近在武汉开展的一项抗击COVID-19的研究表明,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未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Baricitinib已被建议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药物,希望它可以减少病毒入侵和发炎的过程。

COVID-19 是如何传播的

人传人传播
该病毒被认为主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在彼此密切接触(约 6 英尺以内)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产生的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
这些飞沫可以落在周围人的嘴里或鼻子里或可能被吸入肺内。
接触感染表面或物体后扩散
一个人可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或物体,然后接触自己的口、鼻或可能接触自己的眼睛而感染 COVID-19,但这并不被认为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扩散何时发生?
一般被认为在症状最严重(病情最严重)时人的传染性最强。
在表现出症状之前,感染者也可能进行传播;有报道称这种新的冠状病毒存在这种情况,但这并不被认为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病毒的传播效率如何?
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容易程度可能各不相同。一些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如麻疹),而其他病毒的传染性较低。另一个因素是传播是否在多代人中持续(如果传播持续存在)。导致 COVID-19 的病毒似乎在湖北省和中国其他地区容易持续传播。

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96.html

(1)
打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上一篇 03/15/2020 22:42
下一篇 03/16/2020 14:43

相关推荐

  • 赖氨酸乳酰转移酶和乳酰化的细胞生物学作用

    乳酸不再是代谢废物,而是能量来源、信号分子和免疫调节因子。乳酸浓度升高常与癌症、炎症和自身免疫病有关。赖氨酸乳酰化(lysine lactylation)这一新兴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癌症、免疫应答、代谢调控等生理病理过…

    05/23/2025
    278
  • 线粒体的起源和功能-Mitochondrial origin and functions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起源于约14.5亿年前一种兼性厌氧的α-变形杆菌(可能属于立克次体目)与Asgard古菌宿主细胞的内共生事件。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形成嵴结构并承载电子传递系统(ETS),包括四个复合体(cI–c…

    05/22/2025
    261
  • 阿司匹林与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

    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 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会导致肝脏和脑部的肿胀。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通常累及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流感或水痘)后的儿童和青少年。瑞氏综…

    05/08/2025
    342
  • 邹冈|张昌绍:吗啡镇痛机理的研究发现历史

    阿片受体体内至少存在8种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至少存在4种亚型:μ、κ、δ、σ。吗啡类药物对不同型的阿片受体,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不完全相同。阿片类药物可以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多巴胺及P物质等神经递质减少。阿片类作用于受体后,…

    05/08/2025
    342
  • 综述:中枢神经系统中髓系细胞的区域特异性靶向治疗策略-Niche-specific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myeloid cell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CNS)中髓系细胞的区域特异性靶向治疗策略,强调不同解剖分区的免疫微环境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当前治疗方法的进展与挑战。1. 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免疫结构解剖分区:CNS可分为脑实质、血管周围空间、软脑膜、硬脑膜等区域,每…

    05/07/2025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