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基底节变性(皮质基底节综合征)

皮质基底节变性也称为皮质基底节综合征(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 CBD),此罕见疾病可导致部分脑组织萎缩,是一种罕见的、隐匿起病慢性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仅约4.9~7.3/1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细胞会被破坏并死亡。皮质基底节变性(皮质基底节综合征)可能有多种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一种称为 Tau 的蛋白质在脑细胞中积聚。Tau 的积聚可能会导致细胞分解。这会引发皮质基底节变性的症状。半数出现症状的患者有皮质基底节变性。但皮质基底节变性症状的第二大常见病因是阿尔茨海默病。皮质基底节变性的其他病因包括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克病和克雅氏症。

皮质基底节变性(皮质基底节综合征)

皮质基底节变性可累及大脑的信息处理区域以及控制运动的大脑结构。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身体一侧或两侧活动困难。活动困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

症状还可能包括协调能力差、僵硬、思考困难,以及言语或语言障碍。

皮质基底节变性(皮质基底节综合征)的症状包括:

身体一侧或两侧活动困难,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
协调性差。
平衡感出现问题。
僵硬。
无法控制的手或脚的姿势。例如,手可能会一直握紧拳头。
肌肉抽搐。
吞咽困难。
眼球运动发生变化。
难以思考和运用语言技能。
言语变化,比如语速慢和吞吞吐吐。
皮质基底节变性会在患病 6 – 8 年内恶化。最终,该疾病患者会无法行走。

本站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3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上一篇 07/14/2024 22:03
下一篇 08/05/2024 20:01

相关推荐

  • 赖氨酸乳酰转移酶和乳酰化的细胞生物学作用

    乳酸不再是代谢废物,而是能量来源、信号分子和免疫调节因子。乳酸浓度升高常与癌症、炎症和自身免疫病有关。赖氨酸乳酰化(lysine lactylation)这一新兴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癌症、免疫应答、代谢调控等生理病理过…

    05/23/2025
    278
  • 线粒体的起源和功能-Mitochondrial origin and functions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起源于约14.5亿年前一种兼性厌氧的α-变形杆菌(可能属于立克次体目)与Asgard古菌宿主细胞的内共生事件。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形成嵴结构并承载电子传递系统(ETS),包括四个复合体(cI–c…

    05/22/2025
    261
  • 阿司匹林与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

    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 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会导致肝脏和脑部的肿胀。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通常累及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流感或水痘)后的儿童和青少年。瑞氏综…

    05/08/2025
    342
  • 邹冈|张昌绍:吗啡镇痛机理的研究发现历史

    阿片受体体内至少存在8种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至少存在4种亚型:μ、κ、δ、σ。吗啡类药物对不同型的阿片受体,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不完全相同。阿片类药物可以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多巴胺及P物质等神经递质减少。阿片类作用于受体后,…

    05/08/2025
    340
  • 综述:中枢神经系统中髓系细胞的区域特异性靶向治疗策略-Niche-specific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myeloid cell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CNS)中髓系细胞的区域特异性靶向治疗策略,强调不同解剖分区的免疫微环境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当前治疗方法的进展与挑战。1. 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免疫结构解剖分区:CNS可分为脑实质、血管周围空间、软脑膜、硬脑膜等区域,每…

    05/07/2025
    299